时间:2021-04-12 08:52:31 浏览次数:2803 来源:《习近平用典第三辑:马克思主义经典篇》,人民日报出版社,福建纪检监察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
原 文
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正如一道代数方程式只要题目出得非常精确周密就能解出来一样,每一个问题只要它是一个实际的问题,也就能得到答案。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因此,每个历史时期的谜是容易找到的。这些谜反映了时代所提出的问题,而且如果说在答案中个人的意图和观点起很大作用,——因此需要用老练的眼光来区别什么应当归于个人,什么应当归于时代,——那么相反,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马克思《集权问题》
释 义
《集权问题》一文,是马克思针对莫泽斯·赫斯的《德国和法国在集权问题上的态度》而写的批判文章的开头部分。马克思是在1842年5月下半月写这篇文章的,文章的后半部分至今尚未找到。赫斯的文章对国家集权问题作了抽象的、虚无主义的解释。
马克思在批判文章中认为,如果按照赫斯对国家集权的虚无主义解释,那么,“所有法律、成文法规、中央国家权力,以至国家本身都消失了”。在此文中,马克思通过明确提出“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表明了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定立场。
解 读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有问题意识、问题导向。他多次引用马克思的相关论述用以说明,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正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只有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才能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们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凯发k8国际唯一 copyright © 2016 福能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本网站所载文章和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备案/许可证号: 本网站支持ipv6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75号海西商务大厦3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