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06 09:11:20 浏览次数:1303 来源:《习近平用典第三辑:马克思主义经典篇》,人民日报出版社,福建纪检监察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上的致辞》(2005年11月8日)
原文
马克思这段话出自其第一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以这篇文章为标志,马克思开始了他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政治活动。1841年年底,普鲁士政府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对此,马克思撰写了这篇深入阐释新闻出版自由必要性、分析普鲁士书报检查立法性质的文章,进而揭露新的书报检查令的虚伪性。马克思原本计划将这篇文章刊登在《德国年鉴》杂志上,但为了避开普鲁士当局的检查,最终以“莱茵省一居民”的署名首次发表于1843年2月在瑞士出版的《德国现代哲学和政论界轶文集》第1卷中。
马克思的这段话展现了他对自由表达思想的追求,论述了人的思想多样化、表达个性化的自然本性。他巧妙地将精神世界与自然界、鲜花进行类比,进而说明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客观世界的参差多态具有内在一致性,这是不可避免、不能阻挡的趋势。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令却要求丰富的精神世界只能以一种形式来展现和表达,本身就很荒谬。同时,马克思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进一步揭示了这一检查制度的自相矛盾之处。
解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杭州举行的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上,引用马克思这句名言,旨在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必然,世界上的每种文明都应该获得同等的尊重和人类共同的保护。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
可以说,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各国才能同心协力、携手前行,让我们的星球更为璀璨、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
凯发k8国际唯一 copyright © 2016 福能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本网站所载文章和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备案/许可证号: 本网站支持ipv6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75号海西商务大厦31层